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垃圾分类要有产业链思维(品牌理论),随着各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继实施,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性时代”。
垃圾分类的新政策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市场。数据显示,今年8月,有1004家垃圾分类企业注册成立,数百个垃圾分类应用程序一夜之间上线。
但是有些人很开心,有些人很担心。一方面,新企业涌入这一新的财富“蓝海”,另一方面,这一领域的先驱“小黄狗”经历了金融危机。那么,你如何看待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必须有产业链思维。纵观生活垃圾的“生命”,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分类、投放、运输、处理和再生(包括回收、焚烧和填埋)。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大市场,这就要求企业找出用户的痛点,找到市场的切入点。
在分类环节,各大城市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将分类环节固定在居民家中。这将首先导致对垃圾桶需求的增加。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垃圾分类知识的需求将会很大,这就为“垃圾识别”等辅助小程序的开发带来了市场。
在启动过程中,虽然“拾荒者+垃圾收集站”的回收体系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覆盖面不全、沟通成本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往往直接面对社区中的垃圾桶,形成“居民-垃圾桶-拾荒者-垃圾收集站”的链条。然而,这一链条产生的收入并没有反馈给居民,许多企业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例如,街道自动回收机的推出,居民可以立即返回可回收产品,“小黄狗”是代表。或者提供免费上门回收服务。“爱回收”是典型的。这一环节也是目前企业流入最多的环节。
然而,这种模式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回收形式,只是取代了垃圾收集站和清道夫的环节。同时,这些企业大多只涉及可回收垃圾,但这部分垃圾可能占垃圾总量的10%以下,约90%的生活垃圾没有回收价值,其清洁、收集和运输值得关注。
尤其是在交通领域。许多网民称,当他们看到自己努力进行垃圾分类,却被垃圾车“一锅煮”时,这是对他们垃圾分类信念的最大打击。因此,它不仅关系到垃圾回收的效率,也关系到人们对做好垃圾分类运输政策的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这是设备制造商和数字化转型的机会。例如,阿里正与相关设备公司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垃圾焚烧炉,减少人工干预的次数,提高垃圾处理设备的效率。微软还试图通过增加传感器设备来低成本改进现有的垃圾桶,同时实现垃圾数据收集,并通过云建立个人信用和奖励机制。
第二,废物回收应是该行业蓬勃发展的重点。在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是上游企业的客户,利润也从下游传递到上游。例如,燃烧“湿垃圾”发电将把部分电力收入转移到垃圾分类行业;水产养殖业的好处可以通过用厨房垃圾喂养昆虫来与垃圾分类业联系起来。
将来,应该有越来越多的途径和企业来“回收”这些垃圾。只有下游企业成长发展,上游企业才能盈利,垃圾分类行业才能平稳运行,才能摆脱“投资者花钱关门”或依靠政府“输血延续生命”的困境。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垃圾分类要有产业链思维(品牌论)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1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