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9字,读完约3分钟
正文/乐居金融研究所王湘南
上半年,销售额排名前四的保利发展(600048.sh,以下简称“保利”)在第三季度被融创中国(01918.hk,以下简称“融创”)赶超,屈居第五,为“重返前三”之路增添了曲折。
近日,保利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1-9月,公司实现合同总额3467.73亿元,同比增长14.2%;合同面积2293.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9%。同期,融创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约3694.9亿元,同比增长16%,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253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46%。
单从这两家公司前九个月的累计合同销售额来看,差距已经扩大了约227亿元。目前,保利,谁的“保证四”是失去的,“冲三”?
“重返前三名”之路漫长
曾几何时,房地产江湖上有一句话,“招贤纳士”。早在2012年,保利就以1017亿元的合同销售额成为业内第二大房地产企业。然而,它在2015年跌至第六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位居第五。
因此,在2017年12月保利股东大会上,保利发展董事长宋广菊明确表示,公司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重回行业前三名。
然而,根据柯睿房地产企业100强(交易榜),今年上半年,保利以2050.8亿元的交易额略微超过融创,位居行业第四,但自第三季度以来,保利不断被融创超越。
根据保利第三季度报告,从今年1月到9月,公司实现合同总额3467.73亿元,同比增长14.2%;合同面积2293.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9%。同期,融创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约3694.9亿元,同比增长16%,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253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46%。
单从这两家公司前九个月的累计合同销售额来看,差距已经扩大了约227亿元。
纵向比较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表现,在传统的“金九”,保利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根据公告数据,保利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合同销售额分别为1096.6亿元和1429.64亿元,而第三季度仅为941.4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宋广菊突然为之前设定的小目标设定了一个宽松的时间表:“重返前三名是3-5年的目标。是三年、五年还是六年还没有确定,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十六家香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房地产公司?
虽然在“宝四冲三”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但保利在分拆上市方面进展相对顺利,成为香港第16家上市的地产公司。
根据第三季度报告,保利在分拆房地产和上市方面取得稳步进展。
今年4月,保利地产从新三板退市,转投香港股市。9月,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HKEx主板上市的批复,批准保利地产发行不超过15333.34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每股面值1元,均为普通股。
然而,保利地产海外上市外资股的发行和上市需要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批准。
根据保利地产的ipo文件和招股说明书,保利地产是中国第四大地产公司,仅次于绿城地产、碧桂园服务和万科地产。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总收入分别为25.6亿元、32.4亿元和42.29亿元;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6.7%、17.9%和20.1%。
此外,截至2019年4月30日,保利地产的合同管理面积为3.714亿平方米,管理面积为1.978亿平方米。它在中国管理着817处房产,包括549处住宅区和268处非住宅区。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保利发展:“保四”失蹄,如何“冲三”?丨三季报拆解⑦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1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