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8字,读完约4分钟

“这件事不能再推迟了!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主楼大厅左侧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写体金色的大字,落款为“周恩来”。

这是1972年9月11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向科学家提交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预制构件建议书的批示。 1973年初,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高能物理研究所。

15年后,1988年10月16日凌晨5点56分,这里bepc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机,亮度达到8×1027/㎝2.s——。 这被认为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业界突破了巨大的高科技性”。

改写这段历史的成果改写了张闯等许多人的命运。

1975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加速器专业毕业的张闯王去北京出差。 31岁的他回母校拜访恩师时,得知了足以改变命运的消息——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加速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聚集了人才。 他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像张闯一类的,半年的时间里,还有很多年轻人,来自不同的专业:加速器、机械、材料……他们从祖国各地聚集在北京,有着共同的使命——建设我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

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与卡特总统签署了中美两国在高能物理行业的合作协定。 这也是中美两国第一个科技合作协定。 一批科技工作者被派往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知识。

作为访问学者之一,张先生在美国芝加哥附件的费米加速器实验室和纽约附近的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工作。 他和同伴被国内外快速发展水平的强烈反差所折服,“大家抱着‘追赶科学’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学习,彻夜工作,逐渐掌握高能加速器的设计原理、研究方法和技术重点。”

“正负电子对撞机”

然后,国内外科学家充分研究了国际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快速发展态势,提出了在我国建设能源2×22亿电子伏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议。 这就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我赞成批准,不再犹豫。 ’邓小平听了方案的报告,非常高兴。 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对撞机计划,列为国家要点工程项目。 1984年10月7日,邓小平和其他领导人来到对撞机建设现场,为对撞机工程奠定了基础。

由于涉及许多高端技术,对撞机的设计指标几乎是当时的极限。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和全国数百家工厂、研究所、高等学校、建筑企业数万名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合作攻关。

1988年5月,对撞机开始了波束流的调试。 经过几个月的仔细调整,10月16日,首次实现了正负电子碰撞,不久安装在加速器上的大型探测器北京谱仪也观测到了粒子信号,标志着对撞机的胜利建成。

科学家例如用加速器的粒子撞击静止的目标,就像一辆车在交通事故中撞到了停在路边的车一样,撞击的威力并不充分(撞击的能量大部分被前方冲走停在路边的车所消耗)。 但是,如果将两辆相向的高速汽车撞到头上,碰撞的威力自然会翻几倍。

“正负电子对撞机”

建成的加速器就像一个巨大的羽毛球,由注入器、运输线、储存环、北京分光器和同步辐射装置等几个部分组成。 正电子、负电子、质子等各种粒子被收纳在环状的高真空管内,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指定的点(目标)发生碰撞。 通过研究高能粒子与靶中粒子碰撞时发生的各种反应,研究了其反应的性质,发现了新的粒子和新的现象。

“正负电子对撞机”

2004年4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储存环、探测器分别进行大改造,将相间获取的粲物理数据增加两位数的计划5年工程开工。 2009年7月17日,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你们现在经济不发达,为什么要开展高能物理研究,制造高能加速器? ”1977年,当时的欧洲核研究中心的亚当斯总主任来访,向邓小平这样询问。

邓小平回答说,这是着眼于长期快速发展的好处,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高一点、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 十年后,他在重要讲话中再次表达了同样的意见。

那是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参观了8天前建成、碰撞成功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正负电子对撞机”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