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9字,读完约4分钟

本科学技术专栏作家冀勇庆

12月20日晚,互动百科首席执行官潘海东连续发出3封百度首席执行官给李彦宏的公开信,对百度的许多方面提出质疑。 它还重新关注了互动百科这一曾经以维基百科为理想的企业。

2005年6月,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系统工程博士的潘海东接触到维基百科,他模仿美国的维基模式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商业性专业百科社区网站——互动百科。

这个时候,维基百科也成为了中国最火的名词,很多被称为维基模式的网站诞生了。 但是,长期以来,随着美国维基百科陷入困境,中国维基网站也下沉了。 迄今为止,在中国市场上影响力巨大和维基类网站可能只剩下互动百科和百度百科两个。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大家都知道,除了各大搜索引擎外,越来越多样化的百度至今还孵化出了许多产品线。 例如:百度贴吧、百度知、百度百科、奇艺、有啊。 在百度的各个搜索引擎中,家里的孩子总是离得最近的,所以我们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百度的这些“孩子”基本上都出现在搜索展示结果的首页上。 这也是潘海东说的“看了百度的搜索展示结果页面,我不知道是在搜索百度的网络拷贝还是中国的网络拷贝”。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对互动百科来说,各大搜索引擎,或者流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alexa的分解结果,互动百科25%的流量来自各大搜索引擎。 由于百度在中文检索中的重要地位,互动百科要增加流量就必须严重依赖百度。

当然,这也是从维基百科商业模式的困境来说的。 我个人认为维基百科是非常好的东西,可以分享知识,人人奉献知识,享受别人的知识成果。 所以,维基百科和linux这些东西只有比较理想主义和有信仰的人才能制作。 但是,过于理想主义,以精英为主导,维基百科难以形成太好的商业模式,陷入困境。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创业五年来,互动百科早就修改了自己的航向,从单纯的维基模式转移到了知识类媒体上。 几年前,潘海东主张,互动百科有三种盈利模式:为企业级顾客提供基于wiki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即saas模式。 开源软件的模式,也就是软件是免费的,服务是要收钱的。 是以前面向网民的广告模式。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从2006年开始,互动百科与康盛创想合作,推出维基建设工具hdwiki,获得了众多中小网站的资源。 但是,由于中国恶劣的版权环境,潘海东主张的前两种盈利模式无法实现,但唯一可能的是以前传播的广告模式,要实现广告模式,核心是流量、流量、流量,这就是关键词。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为了流量,交互式百科全书需要弱化自己的维基属性,强化自己的新闻媒体属性。 于是,这几年,互动百科越来越在意热门的话题,积极介入许多热门的事情,开始了“造词”。 例如,打开今天的互动百科首页,就会看到“中派男”、“扔身体”等网络上的红色词汇。 在唐骏学历门期间,互动百科还在第一时间公布了许多知名人士撰写互动百科上资料的事实。 因为互动百科的媒体发布比百度百科早了半天,所以惹怒过李彦宏。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此外,互动百科还与《中国青年报》、《南都周刊》等知名平面媒体合作,通过发布热词排行榜等方式推广互动百科企业品牌,让更多顾客通过百度以外的方式了解互动百科。 这和淘宝曾经在央视做广告是一样的道理。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互动百科的流量有了很大的进步,从2009年初的世界排名3000位到现在的300位左右,在中国的流量也达到了第56位。 这也为下一部交互式百科全书找到更好的流量变化模式提供了基础。 潘海东在这个时候选择了炮击李彦宏,但显然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基础。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但是,即使到了现在的流量水平,对广告投放者的吸引力依然不足,互动百科全书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流量。 当然,另一种形式是走sns媒体之路。 其实,维基百科本身就是知识共享社区。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互动百科也创立了一个好的社区资源“新知社”。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互动百科一方面可以依靠新知公司推出相应的sns产品,进一步提升网站流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到流量变化的途径。

“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在中国的网络领域,做娱乐可以赚大钱,卖知识不赚钱。 如果互动百科全书能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可能不是好事。

(俞勇庆提供本科学技术的专题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介绍:

俞勇庆担任“it经理世界”主笔,本科技名博长期关注it和通信领域的动向,着有《华为的世界》、《狼战》。

目前独家提供本科技专栏的“诊断it公司”专栏,让大家分享他眼中的所有it公司,更深入地了解所关注的公司的方方面面。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互动百科怎么走出维基困境”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