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81字,读完约5分钟
如果不是负面信息不断,外界对富士康生产世界上最好的电子产品,每年为深圳市贡献百亿元税收,连续多年成为大陆最大的出口公司,“财富”世界500强公司……
但是现在,这个代工成了麻烦事。 这不仅是因为员工的“连续跳跃”丑闻,更是因为深层问题越来越明显。 企业品牌和技术缺失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激烈地敲打着原有脆弱的神经,而电子产品代工产业面临的整体困境更是使之适应。
对富士康来说,搬迁工厂内部,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也许可以缓解价格压力,但不能处理作为纯粹的代工公司的根本问题。
拥有百万劳动者的世界最大的代理人“巨兽”正在痛苦中。 传统的快速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转变,它就必须衰退。
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华园区在规模空前的万人街头舞会上,为这个暮气沉沉的世界巨头注入了活力。 61岁的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改变了往日的神秘,带着年轻的妻子高调登场,和员工一起热舞,他们第二天登上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赢得了眼球。
在这次晚会上,富士康敲响了全面改革的战鼓。 郭台铭当场表示,未来3年内,企业将新增100万台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深圳厂区(包括龙华园区和展望园区)将成为富士康“产品技术研发、销售展示和人员培训、模具制造技术研发和新设备及自动化制造研发中心”,企业将成为新
这家企业有必要提高业绩。 富士康国际股价多年来持续下跌,目前股价与高峰期相比下跌了85%以上。 2007年,富士康净利润达到7.2亿美元,但到了2007年,净亏损为2.2亿美元。
第一章是辉煌的离别
1993年,郭台铭看中了深圳龙华一地。 当时那里荒凉,疯狂的野草比人还高。 一天,郭台铭拨开草丛,站在高地举起双手,对同行的当地政府官员说:“我想要可以看到的这片土地。”
今天,占地2.3平方公里的龙华园区,富士康成为大陆员工最多的厂区。 郭台铭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他看到几十万员工在单位很忙,喜欢在小区里来回走动。 在全国,富士康已有数十个厂区,在放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大陆员工达100万人。
一个王国
20多年来,富士康的成长史被誉为“血腥的历史”。 在那条流水线上,数百万大陆工人的青春无处安放,一点点的员工在富士康冷酷的管理文化下,选择了跳楼或以其他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富士康担任人才的王格选(化名)认为,无论富士康变得多么强大,郭台铭的性格都不会改变。 他认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经验,以致于鼓吹铁腕“独裁”,不让独立董事参与运营决策。
郭台铭素以“冷面”闻名。 有一次,他看到办事员偷懒坐在办公室无所事事,就大声斥责说:“猎狗不出去打猎,而是坐在家门前等着吃饭。” 与他共事的台湾业内人士评价说:“放弃独断、傲慢、民主主义……”。
“富士康推崇典型的奴隶才文化。 郭老板是高皇,台干(台湾干部)们听郭台铭的话。 ”。 经常和富士康打交道的人向记者透露了这一点。
郭台铭的独断专行,防止了大企业官僚习气和稀泥文化的滋生,一次次快速推进企业决策,业绩高速增长,但缺点也很明显。 在富士康,奖项只不过是比较管理层(大部分是台干),与普通工人基本无关,管理层为了取得业绩获得更高的评价,将巨大的压力降低到一线工人,生产季节员工不得不通宵加班。
王格选对《it时代杂志》表示:“去年在富士康发生10起以上的‘连续跳跃’之前,主管习惯骂员工为司空,流水线上的员工很害怕。 特别是进入富士康的员工,大部分都很害怕。”
郭台铭在7月29日的万人舞会上告诫员工要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但扭曲的公司文化注定了员工不会开心。 很多人把富士康比作人间地狱,有些年轻人得了精神病。 在深圳市康宁医院,来看病的福克斯咨询人员多得惊人。 这些精神病患者通常只能休三个月的假,同时说明自己已经康复后才能上班。 另一位员工被发现病得很严重,企业马上联系亲属,把员工赶出家门。
在福克斯康手研磨厂,记者发现,工人的手之所以有点弯曲,是因为研磨需要很大的力量,时间久了骨头就会弯曲,许多工人终身残疾。 这些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不高,法律维权意识不强。
在百万廉价大陆工人的耐心之下,富士康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公司,业务覆盖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字拷贝、汽车零部件、通道等产业。 苹果、摩托罗拉、诺基亚、戴尔、任天堂、索尼等电子巨头都是富士康的顾客。
“客户第一主义”的理念表现在富士康。 为了开拓美国市场,郭台铭为了和曾在大雨中让客户等了4个多小时的大制造商做生意,他住过一天12美元的汽车旅馆。
遗憾的是,与将众多人才放在第一位的it公司不同,富士康不重视人才,在郭台铭看来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顾客”,这个构想在企业品牌和技术上都缺失了富士康。 虽然“富士康集团”改名为“富士康科技集团”,但这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即使是今天,富士康也在做最底层的代工。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富士康困兽犹斗”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