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3字,读完约5分钟
上海应该定期扔垃圾。今年的端午节,上海有一个全民新时尚——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并不新鲜。然而,在许多地方,“你不要把他分开”和“扔时间和收集时间”的现象使得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变得困难。上海以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养成为重点,推进垃圾分类,逐一解决困难。与此同时,上海的垃圾分类有着很高的期望——探索可以在其他城市复制和操作的实践经验。
移走垃圾桶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齐表示,垃圾分类存在“知与行”的差异,这在观念上得到公众的支持,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在垃圾分类推广的早期阶段,“定时”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搬桶”,但这肯定会给习惯于随时随地扔垃圾的居民带来不便。
5月27日起,上海闵行区东源半岛花园实施垃圾分类定点投放。取消原有79个点的168个垃圾桶,在社区设立4个定点集中配送点和1个24小时开放的垃圾桶室。定点配送点开放时间为早上7: 00到9: 00,晚上6: 00到8: 30。由150名党员和建筑领导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轮流值班,指导居民进行不同类别的交付。
该社区所在的平集三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马表示,分类投放已经实施了10多天,效果比预期好得多,大部分居民给予了理解和配合。五个投递点分别位于社区的东南、西北和中部,方便附近居民投递。根据小时工、房客和加班工人等特殊需求群体的需要,设置了24小时开放的垃圾箱室。考虑到居民的习惯形成和志愿者的时间安排,我们没有采取分阶段退出的方式,而是在每个人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后,调整了投放时间。志愿者是否应该帮助湿垃圾“打破袋子”——把湿垃圾从袋子里倒入垃圾桶?经过争论,最终决定让居民自己“破包”,这也是培养分类行为习惯的一个步骤。
同时,物业、行业委员会等各司其职,做好保护工作。在垃圾处理点设置一个水槽,以避免居民因为害怕弄脏手而不愿意“打破袋子”。定点配送后,及时对配送点进行清洁和消毒,不留异味。清洁人员还自发地对皮卡车进行改造,以便将干的、湿的和可回收的垃圾分开,增加居民对分类和后续处理的信心。今年,上海还将改造1.7万个垃圾箱,在固定时间的限制下,尽可能“缩短居民与垃圾箱的距离”。
绿色账户积分激励居民
在上海的许多社区,垃圾分类正成为社区治理的新机遇。
去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成家桥街道的42个社区全部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定期定点分类,成为上海垃圾分类的“典范”。
上航街道所辖住宅区拥有各类住宅产权,人员构成复杂。虹桥机场边检站家庭楼建于1996年,共有48户住户,其中外籍住户39户,入住率高达90%。我第一次听说社区应该从事垃圾分类。居民普遍认为,“房子不是他们自己的,和社区环境没什么关系。”
上海航空公司住宅小区党支部书记朱为每家每户设计了一个台账,并通过宣讲分类知识、发放垃圾桶、发放绿色积分卡三次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和可能遇到的困难。通过这次访问,朱保存了该社区200多名居民的电话号码。居民从不积极配合志愿服务;社区的“垃圾角”变成了居民议事的“聊天角”。非试点社区的居民看到试点社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动对社区干部说:“我们什么时候到我们的社区来试点?”
在上航的居民区,绿色账户积分不仅可以兑换成米粉纸油,还可以作为申请老年人兴趣班、暑期托儿所等社区稀缺资源的评分依据。
在这一年里,建立了5000个回收点
废物分类的目的是减少废物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垃圾回收利用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废纸、鸡毛、牙膏皮甚至龟壳都是“珍宝”,在物质匮乏的时候可以用来换钱。
物质过剩时代如何提高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上海提出推进“居住区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系统”的整合。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全市将建立从源头到末端的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中转站和配送站等全过程系统,2019年将建成5000个回收网点。和170个中转站;到2020年,建成8000个回收网点和210个中转站,基本实现两个网络的融合,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5%。
上海仍在探索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最近表示,上海从2004年开始向单位收取垃圾处理费。对市民来说,这笔费用由区政府支付。以中心城市为例,每处理一吨垃圾,区政府要收取221元。同时,没有垃圾处理设施的中心城市需要向垃圾接收区支付每吨100元的环境补偿费,因为它需要将垃圾送到其他地区进行处理。今后将在这方面探索改革。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上海扔垃圾要定时定点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1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