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9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重建“小棚屋”创造“大幸福”内蒙古阿尔山市天池花园居民尹振平(音)每天早上都去社区散步,这是她2014年从棚户区的“板拌泥”平房搬到楼房后养成的习惯。走回来后,这位80岁的老人在窗前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微笑着说:“我能想到哪里呢?我一生都住在平房里。我老的时候,赶上了党的好政策,住在新楼里。”

改造“小棚户” 创造“大幸福”

2014年,阿尔山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工程大规模启动。根据这项政策,老两口尹振平和他们的儿子高德辉可以不用花一分钱就被分配到一栋75平米的棚改房。考虑到父母的年龄,高德辉选择了一楼的两栋房子。两栋房子面对面,所以照顾老人很方便。

改造“小棚户” 创造“大幸福”

过去我住在棚户区,有风、有霜、有雪的时候,尹振平不敢出门。因为门前的土路很滑,我害怕摔倒,但是当我离开房子的时候,我的脚是泥泞的,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在房子里到处踩泥。回忆起儿子拿到大楼钥匙的那一天,尹振平仍然觉得像在做梦。这家人没想到不花钱就能住在一栋楼里,也没想到分开的房子会被装修。“地板、浴室和厨房的瓷砖都很干净,卫生洁具也安装好了。我们只在厨房里装了一个水槽,等不及要住进去了。”高德辉说道。

改造“小棚户” 创造“大幸福”

从2014年到2018年底,阿尔山市共投资40亿元改造棚户区10200个,改造面积65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阿尔山历史上投资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第一民生工程”,历史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与此同时,道路、管网和其他相关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建道路80公里,管网115公里。城市亮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和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7%、98%和99%,新建4个居住广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棚户区居民供暖难、通风难、出行难等历史遗留问题,城市功能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改造“小棚户” 创造“大幸福”

2018年6月,作为阿尔山的最后一批居民,赵国峰和他的妻子张玉霞拿到了新房子的钥匙。八月,赵国峰带着他的母亲和他住在一起,并在空去世的房子里建立了一个家庭旅馆。当时,虽然阿尔山的旅游旺季已经过去了一半,但酒店的收入仍超过3万元。对于赵国峰来说,他过去只靠开出租车养家糊口,现在生活突然轻松了许多。

改造“小棚户” 创造“大幸福”

70年前,阿尔山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最早开发建设的林区之一。此后,林业工人聚集在一起,阿尔山市诞生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采伐,当地可恢复的森林资源几近枯竭。2009年,阿尔山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2012年,阿尔山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完全停止砍伐国有林场的林区。随着林业资源的不断减少和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当地在后续发展中曾面临许多困难。近年来,阿尔山市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逐步走上了以旅游业、林下经济和港口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型之路。旅游市场充满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改造“小棚户” 创造“大幸福”

2018年,阿尔山市共接待游客431.85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229.6%;旅游收入52.73亿元,比2013年增长235.8%。覆盖食品、住房、交通、旅游、购物和娱乐的旅游产业体系越来越完善,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阿尔山市委书记高长胜说,如今,没有工业的阿尔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阿尔山人进一步意识到,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应该更好地保护青山绿水。五年来,全区共实施自然保护工程1650万亩,封山育林120万亩,造林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0万亩,重点地区绿化6000亩。阿尔山荣获中芬低碳生态城市合作试点和自治区园林城市称号,辖区内四个镇均获“全国生态之乡”称号。2018年5月,被中国气象局评为“中国气候生态城市”。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改造“小棚户” 创造“大幸福”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