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4字,读完约2分钟
探索海洋神秘的“老兵”培养海洋人才的“摇篮”暴露了“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
一位世界闻名的海洋学家说:“在海上采集的数据是海洋科学的生命线。” 海上数据的收集离不开海洋调查船,1996年正式采用的“东方红2号”是我国海洋调查船队中的“退役军人”,也是培养我国海洋人才的“摇篮”。
10日,“东方红2号”从青岛起航,沿着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在海天之间破浪,昼夜兼程前往南海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海上工作近20年来,“东方红2号”的航迹遍及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也经常远航西北太平洋海域。 承担了国家基础研究快速发展计划( 973 )项目、国家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计划(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等100多个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的综合海上航行任务。 近年来,每年在海上超过300天。
我国许多著名的海洋科学家登上了《东方红2号》,创下了许多新纪录。 第一次去西北太平洋实施海洋调查项目时第一次横跨巴士海峡进入南海进行海洋通量调查第一次在ctd (温度、盐分、深度剖面仪) 3600米的深海成功采样的西北太平洋的4500米深海中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问题及其效果日益凸显,海洋科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观测和采样分解技术也日新月异。 为了满足科学诉求,中国海洋大学通过专业建设和筹资,不断更新“东方红2号”科学仪器设备,成为先进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成为海洋内部、海洋界面(海底和海面)、海底地层和海洋外部(空 )
据“东方红2号”实验室的杨世民先生介绍,船上后甲板配备了万米ctd绞车、6000米电动地质绞车、负荷5,6吨的液压门吊、左舷配备了3000米的生物绞车、右舷配备了6000米的水文绞车 另外,船上设置了15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室,设置了adcp、S波段探测雷达、全海深多波束系统等先进设备,具备植物柜、超纯水事业台、小型水槽等通用设备,水文、物理、化学
“作为海洋科学调查船,船员的中心工作是保障安全,服务科学试验,服务上船进行科学试验的人。 ”。 “东方红2号”政治委员会的宫在光说:“除了出海经验丰富的海洋科学家外,每年船上还有近800名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坐船实习。 许多学生缺乏海上训练,所以要更加注意他们在船上的生活。 ”。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快讯】“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培育人才的“摇篮”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