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27字,读完约9分钟
编者按:2019年8月6日至9日,博鳌房地产论坛将继续在海南举行。连续19年,恒心创造了一个属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年度盛会,传奇还在这里继续。
每年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我们都在寻找中国房地产企业领袖的独特故事和视野,寻找引领中国房地产创新和发展的力量。
当他们的故事被放在中国房地产的大背景下,我们将有一个全新的路径和模式来观察、记录和解读中国的房地产业。
观点房地产网络的世界在变化,但创新保持不变。当人们走进方正大厦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句话。
在这次40分钟的采访中,曾刚也多次提到创新这个词,并解释了他对创新的看法。
2016年初,曾钢正式执掌北京大学资源集团,并出任首席执行官。同时,他还担任北大创始人的副总裁兼执行委员。
曾刚成为首席执行官时,正值北京大学资源转型时期。在过去的三年里,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大学资源中心逐渐探索出新的发展路线和更宏伟的目标。
曾刚表示:当我们在2016年首次接手时,该公司正处于过渡期。要想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产品实力上有所突破,并取得一些成绩......
面试后不到5分钟,首席执行官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曾刚道了歉后,离开了一会儿。在整个面试过程中,由于事务繁忙,他不得不离开三次。
通过这次采访,视点地产的新媒体看到了曾刚勾画的北大资源,它的优势和疆域更加清晰,开始转向快车道。
焦虑是危机意识
2018年,焦虑笼罩了房地产行业,这变成了一个让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思考的问题。
保利打造房地产生态发展平台;万科提出城市配套服务提供商战略;龙湖提出了在美丽城市改造运营商的策略,这一切都反映了房地产企业在焦虑之下所做出的改变。
对于过去一年的情况,曾刚认为,焦虑是正常的状态,反映了企业在审视自身发展和行业变化时的危机意识。所谓的焦虑是危机意识。在这种危机意识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寻求变革,寻找新的出路,让企业走得更远。
在行业焦虑的环境下,曾刚统计了过去一年北大资源面临的挑战。
他说:最大的挑战是我们能否成功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学研平台的作用;第二个挑战是工业企业和传统房地产企业的结合能否得到有效的促进,从而使它们能够相互促进作用和效果;第三个挑战是如何构建典型的项目,因为每个典型的项目本质上都是一个创新的、独特的项目。
2018年,依托北京大学资源,北京大学资源从以质量+资源为核心的战略1.0升级到战略2.0。新战略的核心主题是精益大规模,服务于生产、教育和研究,以整合为基础,两翼三核,以质量+资源、创新+资本等为动力。,战略性地将一流的生产、教育和研究平台提升到集团的核心方向。
同时,北京大学资源中心从生产与城市整合的角度进行项目选择,充分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产业基地与传统房地产企业的互动作用,使其成为一个创新项目。
比如,曾刚说:成都的新兴家具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因为是粗放型经营,很难升级。我们从行业角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提升R&D侧,帮助企业引进上游R&D企业,提供前瞻性、设计导向和定制化的产品;向下延伸,帮助企业在市场和销售端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和线下展厅,充分展示产品,拓展销售网络,提高市场竞争力。
经过质量+资源创新+资金引进,工业园区的企业发展和客户购买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北大资源提供了住宅、商业等其他周边产品,从而产生可持续发展效应。基本逻辑是先有工业,然后是住房和商业。
转型与突破
经过两年的探索,北京大学资源把科技产业服务提供商确定为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位,并开始进入快车道。营业收入也开始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159.5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12.47亿元。;净利润也从2.13亿元增加到27.38亿元。
同时,总资产也首次突破1000亿元,从2016年的886.56亿元增至2018年的1036.89亿元;净资产也增加到163.54亿元,比2016年增长1.32倍。
一年来,北京大学资源中心也开始探索轻资产战略,与五矿信托投资公司签订了房地产开发委托管理合同,以轻资产委托开发的管理模式,管理青海西宁和贵阳都匀两个项目的开发、建设和销售,进一步提升项目开发和运营管理能力。
今年,北京大学资源中心继续推进战略2.0的升级,并积极向科技产业服务提供商的目标迈进。
今年5月,我们与海尔就建设智能产业新城和绿色节能建筑进行了探讨,达成了战略合作,打造示范生产城市一体化试点项目;与阿里巴巴云讨论智能社区、智能公园和未来城市建设等问题,讨论未来智能产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都可以在上述活动中看到曾刚。
当被问及北大资源2018年的业绩价值时,曾刚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的经营状况应该值90分,10分的差距永远不能自鸣得意,永远不能自我设限。这10点提醒我们不能抛弃危机意识和创新探索,也是北大资源一直追求的方向。
采访结束后,曾刚赶去参加下一次会议。看着他离开办公室,我突然意识到北大资源是如何在危机意识下实现转型和突破的。
以下是视点房地产新媒体对北京大学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曾刚先生的专访: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从去年到现在,房地产圈似乎处于焦虑状态。北大资源有这种压力吗?
曾刚:我不认为我们应该使用焦虑这个词,而是危机意识。自从接管北大资源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危机感,一直处于危机状态,从未懈怠。
当我们在2016年第一次接管该公司时,它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当时,我们需要在产品上寻求突破,只有通过转型和创新,集团才能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2018年,我们明确了科技行业服务提供商的定位,并在危机意识下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说到转型,这是目前大多数房企都在思考的问题,但大多数房企在转型的道路上仍处于迷茫阶段。
曾刚:过去几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得益于投资属性。随着无投机住房等政策的出台,国家认为过度强化住房投资性容易产生泡沫经济。
未来,房地产转型的前提应该是房企如何看待行业发展,以及当房子不是投资产品时,需要建造什么样的产品。
目前,业界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因为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正在整合资源,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完成从传统房地产开发向复杂系统开发的过渡。
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投资财产,房子应该是生活或工作的载体。因此,我们强调工业、住宅和享受的适宜性,强调房地产复合功能的建设,而不是单纯的住宅。
其次,如何促进空航母上生活场景的升级,因为我们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拥有一些业务细分的优势,不需要建立新的业务细分。
不足的是,我们在早期没有意识到产业协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更像是一个象牙塔里的研究机构,没有R&D思想的支持,所有的商业部门总是孤立的。
在过去两年的探索中,我们致力于重建系统,连接各个行业部门,并结合产学研平台,促进各种成果的转化,包括商业模式运作、融资、产品建设和系统建设。
现在,我们更加注重头脑和四肢的分工,建立以集团为纽带的学习和研究的互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包括调整集团部门的组织结构,建立研究机构,与龙头企业和内部院校达成战略合作。
例如,教育集团发展了近20年,在北京拥有第一批全日制职业院校。然而,教育集团和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我们并没有太多关注两者的结合。
但现在不同了。我们要做好产教结合工程,从吸引人才、引进科技企业、建立科技园,建立一个完整的链条,让教育集团成为项目的背景或支撑平台。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许多开发商今年已经开始建设工业园区。你对这个行业的过热有什么看法?
曾刚:目前,大多数企业只是设立园区,吸引投资,而没有利用平台资源来赋予园区企业权力。最终,他们将面临内容不足的问题,住宅区将成为空市。根本原因是开发商没有经营和振兴。
随着园区数量的增加,如果园区内的企业跟不上增长速度,开发商仍然无法推动系统的建立。传统的房地产思维仍然是简单地建造一个工业城市,然后卖掉房子,获得现金流。
以前,在特色城镇的浪潮之后,许多空城镇都出现在这个行业中。公园热了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些空公园。公园的这一部分出现后,下一步就是运营,所以这最终是一场运营能力的竞赛。
事实上,开发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上层框架,了解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首先,我们必须准确把握项目需求,然后构建合理的模式来孕育和孵化,最后促进园区的产业化,帮助园区内的企业成长。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在选择城市或开发新项目时,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曾刚:核心要素是生产与城市的融合,注重当地的工业基础。例如,成都的新综合项目具有先城市后产业的模式,项目需求是引入产业整合,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项目。
以前,成都新帆只有家具行业,因为管理粗放,行业发展到瓶颈期后很难升级,如何升级?
从本质上讲,生产与城市的整合应该引入一种双赢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各方可以共同成长。上层是R&D端的升级,帮助企业引进上游R&D企业,开发符合国际标准或具有前瞻性、设计感和定制性的产品;向下延伸就是建立一个网上销售平台和一个网下展厅,这样企业和他们的产品可以更好的展示,销售网络可以扩大,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这就是我们提倡建造的复合公园。
复合园区可以进一步增强产业人口集聚能力,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园区企业的购买力。
最后,我们在园区内提供住宅、商业等周边产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北京大学资源如何突破企业之间的壁垒,更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资源?
曾刚:科技园和健康产业园是一个集中的产业平台和载体,可能成为整个项目的引擎。教育部门可以为项目的生产和教育一体化提供支持系统。同时,我们还与教育机构建立了研究平台。两者的结合可以成为整个模型的顶级设计和智囊团支持。
此外,我们有商业优势,可以为当地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设施。此外,it与互联网以及上市公司平台业务的互动最终落在产品上,这应该是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概念。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您如何看待北京大学资源今年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方面?
曾刚:最大的挑战是产学研平台的作用能否最大化;第二个挑战是工业企业与传统房地产企业的结合能否得到有效推进,使两者相互推动;第三个挑战是如何构建典型的项目,因为每个典型的新项目本质上都是一个创新的项目,并且是独一无二的。
在创新项目中,我们仍然关注健康+和技术+。第一,立足本地产业基础,提升智能产业;二是以健康为核心引擎的发展模式。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当你在不同场合提到创新这个词时,你如何看待创新?
曾刚:首先,你不能给自己设限。如果你敢越过边境打破常规,你就能创造一个新的模式;其次,创新不是きだよ0/.的想象我们必须理解产业的逻辑、房地产开发的逻辑、政府和客户的需求,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机制或非常理性地分析一个系统;第三,创新需要实践的载体,这足以让目标受众接受并认可它。
观点房地产新媒体:如果你给北京大学资源2018年的表现打分,你会得多少分?
曾刚:90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一方面,信用评级获得了两次双a+,得到了评级机构的肯定;另一方面,新的商业模式更加清晰,战略体系更加坚实,包括着陆模式的不断优化和资源整合内容的拓展。
这10个点的差异永远不会自我满足,所以我们应该是一个敢于突破界限,不设界限,强调创新和危机感的人。
创新意识意味着我们应该敏锐地感知和拥抱变化,不断地与各行各业、各种合作伙伴和Daga进行讨论和交流;危机意识是我们对抗外部变化、实现自我的内在动力。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曾刚与观点对话:北大资源转型解决方案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1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