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9字,读完约6分钟
5月17日,瑞星咖啡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从公司成立到上市仅用了18个月。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家公司通过烧钱扩大了规模。去年,它亏损了16.19亿元,每售出一杯咖啡就亏损18元。其估值达到29亿美元。
然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瑞星的快速扩张和飞轮效应的潜力,都是由它的诞生地神话的魅力造成的。
资本市场的魔力令人着迷,鳌山控股也有自己的愿景。
5月24日,鳌山控股更新了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请,并重申了其登陆资本市场的宏伟计划。
房地产占90%以上,冰雪行业没有存在感
去年11月提交的上市申请昨日到期后,鳌山控股立即更新了申请。
据文件披露,鳌山控股是一家植根于湖北省的房地产开发商,其业务分为三个板块:房产销售、商业地产管理和运营、冰雪运动和娱乐服务。
其中,房产销售额达到17.81亿元,占总收入的94.2%;商业地产1.07亿元,占5.7%;冰雪业务及娱乐费295万元,占0.1%。
本集团近三年的收入分布曲线基本一致,房地产销售占很大比重,商业经营为第二产业,冰雪、娱乐等其他业务对收入贡献不大。
冰雪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868万元下降到2018年的295万元,降幅达66%。鳌山控股解释称,在2018年4月之前,该公司暂停了四个月的冰雪业务,主要是因为对真正的溜冰场进行了改造。然而,房地产企业的成败变得越来越关键。
据数据显示,鳌山控股2016年收入为13.12亿元;2017年收入15.51亿元;2018年,年收入为18.91亿元。据计算,本集团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1%。
根据图表,鳌山控股近年的市场表现相当令人满意,其毛利率从2016年的27%猛增至2017年的42.7%。本集团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武汉某住宅项目的交付毛利率极高,但2018年毛利率降至38.7%。
毛利率的波动也说明单个项目对公司的影响太大,还没有产生规模效应。加上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鳌山控股很容易受到更大的供应系统的影响。
不仅是毛利,还有公司的净利润。如果按净利润/收入计算,本集团的净利率为12.6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鳌山控股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对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其占净利润的比例从2016年至2018年已超过50%。
换句话说,如果撇开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及其税收影响,鳌山控股的净利润将迅速下降,2016年净亏损为1.07亿元,2017年为7800万元,2018年为1.2亿元。
如果按2018年净利润1.2亿元计算,其净利率仅为6.34%,在房地产行业处于较低水平。
关于财务表现和资本的故事是什么?
资本市场一直是一个讲故事的圈子。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土地储备就是他们的故事。
截至2019年3月31日,鳌山控股在湖北、安徽、四川、重庆和浙江拥有25个项目,其中24个项目由子公司开发,1个项目由关联公司开发。
从地理上看,作为深度培育湖北的典范,鳌山控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二、三线市场,一线城市的项目很少。与一线城市的成熟市场不同,二线城市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从前段时间大量房地产企业涌入重庆和合肥的迹象分析,这些城市地区将很快成为房地产企业的第一战场。鳌山控股还面临着武汉这个大本营的强大竞争压力,以及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和政策压力。
截至2019年3月31日,鳌山控股总土地储备的总建筑面积预计约为34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尚未出售或持有进行投资的已竣工物业;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的开发中物业;以及计划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的未来开发物业。
土地储备的增长反映在财务报表的巨大财务压力上。鳌山控股的净资本负债率从2016年的316.5%上升至2017年的568.9%,2018年下降至283.1%左右。
数据显示,鳌山控股采用极高的资本杠杆来动摇其规模,金融安全和资本问题突出。一旦市场波动,压力就会倍增。
如果我们用一个更直观的数字来看鳌山控股的金融安全,杠杆率也是其中之一。如果用总资产/净资产的方法来估计集团的杠杆率,鳌山控股已经达到9.1,甚至以激进著称的荣鑫中国也逐渐好转,降至5.7。
然而,鳌山控股比遭受了无数麻烦的太和更合理,因为太和的杠杆率已经达到13。虽然房地产行业的性质决定了高杠杆率是常态,但财务健康无疑是鳌山控股需要考虑的主要任务之一。
以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数据为例,鳌山控股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余额分别为25.33亿元、53.38亿元和59.68亿元。截至同日,未偿还银行贷款和其他贷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9.9%、9.9%和9.4%。
鳌山控股的融资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7%,甚至是国有企业5%融资成本的两倍。极高的融资成本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循环,借新还旧,借得越来越多。
鳌山控股解释说,由于很大程度上采用其他贷款,负债比例过高,其他贷款的融资成本通常高于银行贷款。
如果鳌山控股能够上市,可能会大大改善其财务数据表现,其融资成本和负债将大幅下降。然而,目前融资窗口紧张不仅体现在融资市场上,也体现在ipo上。
根据德勤的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房地产行业新股上市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6%下降至21%,而融资额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105亿港元下降至51亿港元,比例从43%下降至25%。
鳌山控股去年错过了香港房地产的上市窗口,今年的路并不平坦。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许多投资者都很谨慎。此外,国内房市受政策和市场影响较大,鳌山控股的融资压力和不太好的财务数据也不可避免地令人担忧。
如果鳌山控股希望投资者为其上市买单,它可能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从外到内,观察和诠释工业、企业和市场的真实一面。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解局 | 奥山控股赴港上市的“资本关卡”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10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