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25字,读完约9分钟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的意见》。
文件显示,截至2018年底,已有3700多万困难群众入住公共租赁住房,近2200万困难群众获得了公共租赁住房租金补贴。然而,公租房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一些大中城市,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需求很大,但保障覆盖面较低,尤其是新就业的无家可归的住房困难职工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
《意见》要求加快完善以分租公共租赁住房和安置型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满足住房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进一步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努力确保本地区低收入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得到保障,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的等待期内得到保障,解决城镇新就业的流浪人员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等新市民的住房困难,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的住房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该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如下:
1.以政府提供基本保障为主。要把公共租赁住房的规范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量力而行,在国家统一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力度。同时,要防止安全与市场的错位,既不能将非法的公租房变成商品房,也不能利用公租房扶持政策来发展商品房。
2.分类并合理确定进入门槛。针对不同困难群体,制定合理的准入条件,采取适当的保障方式和标准,统筹保障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和中低收入新市民的公共租赁住房,增加对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的保障。
3.坚持人身安全和租金补贴。要继续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的实物保障工作。同时,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满足有需要人群的多样化生活需求。
此外,意见要求1。继续做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工作:
(a)保护的范围和目标。各地要全面清理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状况,为贫困人口提供分散支持。那些申请并符合要求的人应该得到保证。继续做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工作,明确合理的等候时间,并在等候期间提供保障。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收入和住房困难的具体准入条件,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合理确定,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并及时动态调整。
(二)安全方法和标准。对低收入、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分散供养的贫困人口,可以以实物租赁为主,租赁补贴为辅;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具体保障方式可结合被保障对象的意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原则上单套实物配租公租房的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合理确定租金补贴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被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实行分步补贴,支持被保障对象租住合适的住房。
(三)多渠道筹集住房。如果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存在实物供给需求,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商品房项目中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政策,并确定分配比例。在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试点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租赁住房可以长期作为公共租赁住房出租,租赁期限一般不少于5年。鼓励政府将现有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应当布局合理、设计科学、质量可靠、配套设施完善。
(四)出入、使用和退出管理。各地要建立规范的申请受理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和信息共享,加强资格审查,确保保障对象符合相应的准入条件。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方式。根据被担保对象的住房、收入和财产以及申请时间,可通过综合评分和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排名。定期检查公共租赁住房的使用情况,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定期审查被保护家庭人口、住房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保护方式和标准。完善公共租赁住房退出管理机制,综合运用租金上涨、准入控制、信用约束、司法调查等方式,提高非法使用公共租赁住房或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租户的退出管理效率。
二、加大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农民工的保障:
(a)保护的范围和目标。各地要坚持尽力而为。根据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他们应侧重于确保合格的青年工人和移徙工人进入公共服务行业,如卫生、公共交通和重点发展行业。具体准入条件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合理确定。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实施,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可以设定最长的保证期,重点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准确联系用人单位,摸清需求,合理确定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量和租金标准。
(二)安全方法和标准。人身安全主要通过租用集体宿舍提供,辅之以小型房屋。在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根据职工人数,在工业园区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土地上,通过集中建设、长期租赁和配套建设,增加集体宿舍形式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公共租赁住房可在园区内出租给用人单位或职工。根据国务院规定开展试点城市,企业(单位)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符合规划,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建造公共租赁住房,出租给本单位职工,促进职业与居住的平衡。租金补贴的范围和标准由当地情况决定。
(3)进入、使用和退出管理。对于新就业的无房职工和在城镇有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政府筹集的公租房主要面向其雇主,雇员向雇主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协助住房保障等部门审核员工保障资格,有针对性地发放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切实履行对入住员工的管理责任,督促不再符合条件的员工退出保障,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合规使用。研究制定面向用人单位的公共租赁住房定向供应管理办法,指导用人单位制定自己的实施细则,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
四是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各地要加强对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各参建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严肃查处偷工减料等违法行为,督促参与者对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二)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共租赁住房的经营管理服务。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当逐步推进购买公共租赁住房经营管理服务,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经营管理。明确购买主体,合理确定购买内容,将适合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租赁住房经营管理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公开评选最佳承接主体,规范服务标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有效提高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3)加快住房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住房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信用信息采集和应用系统,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使用和退出中的不可信主体实行分类管理,对有严重不可信行为的,列入不可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进行联合处罚;严重失信或轻微失信多次发生但尚未达到严重失信标准的,列入重点对象名单,并依法实施与失信程度相适应的惩戒措施。
(4)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各地要充分考虑日常生活和出行的需要,加快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及时将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积极发展各种便民惠民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推广信息和智能科技成果应用,有效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生活质量。
V.实施各种支持政策
各地要落实土地、资金、税费等各项配套政策,确保纳入市县年度计划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顺利实施。
(a)确保土地供应。新建公共租赁住房的,应当根据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保障公共租赁住房用地。储备土地和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优先建设保障性住房。
(二)加强金融安全。各地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合理规划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统筹安排公共租赁住房筹集和租金补贴。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偿还公共租赁住房贷款本息、维修保养、管理等。维修保养费用主要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和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租金收入解决,不足部分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解决。
(三)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情况。继续实施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职责。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工作。各市县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工作。2019年底前,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报告本地区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情况。
(二)加强监督检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市县公共租赁住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总结推广经验。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及时总结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并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及时宣传和推广当地的先进经验。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四部委:加强公租房建设管理 多渠道筹集房源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10909.html